第15章榆钱胡同

自从天气干旱以来,这段时间活儿少,好不容易来了活儿,而且夏瑜要的是木架子,做起来不难,价格也合适,木匠自然愿意。

夏瑜一共定了20个尺寸不一的架子,因为木匠手头的木料有限,她挑了10个枣木的架子,另外10个做普通的榆木架子。

这样合算下来,大概要7两银子。

因为架子实在太高大,木匠说他最少最少也得六七天才能做完。

夏瑜现在着急买东西,架子是不能缺的,于是她和木匠商量了半天,决定三天之后先弄走10个枣木的架子。

剩下的10个榆木架子,再给他三天的时间做完。

木匠满口答应。

接下来应该去买点粮食的,但在这之前,她得先找一处固定的住处。

夏瑜在肉摊上买了两斤肉,菜贩用油纸包了,绑了根麻绳给她提着。

她打听了一圈,很快找到了羊尾巷,往里走了一会儿,就看到了一户人家门口有棵大椿树。

这就是翠花家了。

夏瑜正要敲门,翠花提着菜篮子出门了,看到她,翠花怔愣:“这位大嫂,你找谁啊?”

看来翠花真没认出来!

这妆化得太成功了!

夏瑜哑着嗓子,说话也慢了一拍,说话故意磕磕巴巴:“是,是是,是一位夫人让我来的,找翠翠翠翠翠花。”

翠花狐疑地看着她:“夫人让你来的?”

夏瑜拿出一块帕子:“对对对,夫人说,你爹爹爹腿伤了,给给给带的……肉。”

翠花一看这帕子确实是她当时留给夏瑜的,立刻热情地把夏瑜让了进去。

翠花住在一个四合院里,她家只占南边的两间小屋子,尽管穷苦,家门前仍然摆着两盆花,显然这家人是热爱生活的。

翠花家里白天没人,娘和弟弟妹妹们都出去干活了,家里今天只有她和她爹。

翠花把夏瑜带到自己和弟弟妹妹的屋子,欢喜地收下了肉,又拿了一把钥匙出来。

“昨天的事情我都听说了,夫人觉得那几个接话的人接得怎么样?我爹说,那几个闲汉最会插科打诨了。”翠花笑着说。

夏瑜也笑了:“夫人很,很,很满意。”

昨天在赵家家门外的时候,夏瑜一敲锣,就有几个闲汉过去了,一个劲儿地起哄,煽动情绪,所以群情激愤,舆论才会越来越向着夏瑜。

夏瑜找翠花,这就是其中原因之一:制造舆论。

原因之二,就是请翠花用他爹娘的名义去租一间短租房,作为她的临时落脚点。

夏瑜按照约定,又给了翠花一两银子,这事儿就算翻篇了。

“大嫂,要不我带你去吧。”翠花这次得了夏瑜不少好处,心里很过意不去。

“不不不用,夫人说要要要要静养。还有,夫人说说说说让你不要找找找她,怕赵家找找找事。”夏瑜拒绝了。

毕竟她很快就要离开这里了,不想再节外生枝。

翠花当然理解,她太知道赵家的尿性了,夫人不让她去找,肯定也是怕赵家的人发现什么。

于是她也痛快答应下来了。

话说回来,这事儿翠花确实办得漂亮,而且翠花也是夏瑜到这里之后第一个给她温暖的人。

所以夏瑜还是善意提醒了一下:“多多多买点粮食,听听听听说不太太太平了。”

至于翠花能不能听进心里去,夏瑜就管不了那么多了。

告别了翠花,夏瑜就按照地址,穿过县城的闹市区,进到了城北的榆钱胡同,这个房子就在榆钱胡同的倒数第二家。

城北这片房子地段比较好,住的人家多少有些资财,不说小富即贵吧,也算是小康之家,比翠花家那边的贫民区要好得多,但比不上赵家住的城南那片。

但这里离市场近,容易囤货。

夏瑜租的房子有高高的围墙,木头门虽小,但却结实厚重,她开了锁,推门进去,又从里面闩上了门。

不是她过于谨慎,现在她只是一个独身女子,身体又不大康健,还是得处处小心些。

况且这次一下子从赵谦华那里拿走了五百两银子和一个欠条,以李氏那种睚眦必报的性子,没准会找她的麻烦。

夏瑜推开门,没想到这么小的院子还有个影壁墙,走过去之后一览无余。

这院子确实不大,大概十七八平米,房子只有两间,一间主卧,一间次卧。

院里子有个简易的厨房,四面透风,有个顶棚,倒是利于排油烟。

厨房旁边还有个大水缸,一米多高,看着极沉,所以屋主也不担心租户会偷走,毕竟水缸并不值钱,有雇车的钱也够买个新水缸了。

次卧旁边有棵枣树,这时候已经结了枣子,红红绿绿的,看着很是喜人。

<divdata-fanqie-type="image"source="user">

</div>翠花说了,房主很大方,说那枣子可以随便吃。

让夏瑜惊喜的是,这么小个院子,墙角居然还有一口井,打水很方便。

这么好的地方,夏瑜倒是有些不想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