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7章做准备

等他们到了镇衙门,见到了新来的刺史周仲文,那是个瘦弱的书生模样的一个人,皮肤黝黑,不像是北方人。

果然,那人一开口就是流利的粤语。

小武和百里凡懵圈了,他们发现根本听不懂!

夏瑜爱看香港电影,论粤语听力,那是杠杠滴,但要是说粤语……就差那么点意思了。

但是穆铁却和周仲文很流利地交流,这让夏瑜对这个强壮的汉子有了新的认识。

夏瑜仔细听了一阵子,还是听懂了。

他们的意思是,这个镇子上的居民大部分也都逃走了,周仲文来这里是为了守住这个重镇,以防有异族人趁机捣乱。

周仲文建议他们找一家没人的人家休整两天,尽早离开这里。

穆铁沟通完毕,回来跟方筱竹报告了一遍,方筱竹决定住到离县衙不远的一家富户里。

按照规矩,方筱竹的夫君是周仲文的上司,所以周仲文没有贸然打开布帘去见方筱竹,只是站在马车外有礼貌地问候了几句,就让人带他们到住的地方去了。

那个富户家还挺大,有三进院子,这门是上了锁的,本来穆铁还想暴力砸锁,但这难不住小武。

小武三两下就开了锁,一行人顺利进去了。

进去之后,大家就忙着修整。

方筱竹自然是在常嬷嬷和霜儿的照顾下住里院,穆铁住外院,主要负责防守。

中间的院子就给了夏瑜他们三个。

让夏瑜惊喜的是,中间这个院子里有个厨房,里面还有一点米粮,院子角落里有口井。

只是那井里的水也很少了,长着很多青苔。

不过这也好过没有,能见到水,已经算是万幸了。

夏瑜赶紧让小武他们帮忙打水,这种天气,井水可能明天就更少了。

周仲文还挺讲究的,晚上就送来了两袋米两袋面和一些蔬菜、猪肉。

这对方筱竹他们来说,真的是雪中送炭了。

关键是常嬷嬷他们还在这富户家里搜罗出来一些杂粮面和干菜,这可让他们心花怒放。

所以晚上就由常嬷嬷掌勺,霜儿帮忙打下手,做了一顿大锅菜,还蒸了一大锅米饭。

大家终于吃到了一顿正经饭。

大锅菜里有菘菜、木耳、五花肉、粉条,还有富户家搜罗来的一些豆皮,味道鲜美,满满一大锅,都被大家吃光了。

方筱竹吃完饭就通知大家,就只休整一天,后天一早出发。

于是,第二天常嬷嬷带着大家一起和面,做了好几锅杂粮饼子和馒头,装进布兜子里,一人都有一袋。

夏瑜自然也不能闲着,跟大家说了一声,就出去“找吃的”了。

她空间里的东西也得拿出来一些了。

等夏瑜背着篓子回来的时候,发现大家已经把东西收拾地利利索索的了。

那些面粉已经被勤劳的常嬷嬷做成了干粮、馒头。

就连那两袋大米已经被穆铁他们找碾子碾成了米面,常嬷嬷干锅炒熟了,一人给发了一小袋。

当然了,夏瑜三人也都有份。

这样一来,食物不仅好储存,而且也更安全。

夏瑜暗暗夸赞常嬷嬷懂生活,已经学会了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。

但水实在是不好储存,大家只能用铁锅烧开晾凉了,先装满了水囊,剩下的再放进大水缸。

这样一来,熟水就更容易储存一些,也可以随时来喝。

百里凡非常赞同,毕竟喝熟水更安全。

至于那些栗子,常嬷嬷也给大家平均分了分。

这样一来,每个人都背着个包袱,还腾出了个车子,大家可以轮换着休息。

真是一举两得。

至于夏瑜找到的东西,常嬷嬷他们推辞不要。

夏瑜就兴奋地跟百里凡、小武分享自己带回来的东西:石榴、柿子、盐巴、胡萝卜、菘菜,甚至还有鸡蛋和肉干。

虽说镇子上的店铺已经不开门了,但百里凡和小武对夏瑜的锦鲤体质已经见怪不怪了,她能找到东西,那是她的本事。

百里凡也没闲着,他把藤箱里的东西按照重要程度分装了几个小兜子,特别重要的都贴身带着,其他的就让夏瑜和小武帮忙带着。

因为在他眼里,这些药就没有不珍贵的。

夏瑜也乐得清闲,接了包袱过来,把背篓给了百里凡。

反正她现在已经有借口了,只要自己独自出去,总能找点什么回来,这篓子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。

就在众人按部就班地准备的时候,大门被敲响了。

家丁过来在穆铁身边耳语几句,穆铁就出去了。

没一会儿,穆铁脸色不好地回来了。

百里凡问缘由,穆铁粗着嗓子说:“邻家的人见咱们有马车,想要搭乘结伴而行。这种事,我当然要拒绝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