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章有人
为了省水,夏瑜没有直接刷锅,而是又借着炒腊肉剩出来的一点锅底油炒了个茄子,里面放了些豆腐块。
主食是蒸米饭,没有汤,大家就喝了碗热水。
今天小武终于能坐一会儿了,百里凡就把他从屋里抱出来放在院里的长条凳上。
三个人简单吃了顿午饭。
百里凡和小武仍然都吃得非常尽兴。
他们觉得夏瑜做什么都好吃。
茄子还是普通的茄子,但因为吸满了油脂,加上豆腐特有的香味,整道菜都透着无法言说的美味。
烧腊肉就更好吃了,肉片切得很薄,炒出来的肉片是半透明的,加上葱的加持,增香又解腻,伴着喷香的白米饭吃进去,整个人都幸福地冒油。
“这辣味是因为你放了辣蓼草吗?”百里凡很诧异,“可是这里也没有一点辣蓼草的痕迹啊。”
“那是辣椒酱。”夏瑜也不藏着。
“什么是辣椒?”百里凡很好奇。
“是我们家乡的一种植物,反正老家的人都这么叫它。”
“我能看看吗?”
“已经做成酱了,看不出来原来的形状了。”
百里凡只好放弃了,不过这种辣椒吃起来真的很有趣,浑身都暖洋洋的。
他敏感地觉得这一定是一种不曾被记入医书的药材。
趁着刷锅的时候,夏瑜又偷渡了一些缸里的水进空间的水缸。
百里凡眼里还挺有活儿的,他看缸里的水少了,赶紧又去打水,现在干旱,尽量随时保持水缸是满的。
下午,夏瑜发了一大盆面,打算蒸点馒头。
就今天这种情况,想要出去买现成的吃食肯定是不行了,如果在路上她忽然拿出这些东西,不就露馅了吗。
所以她就趁着有时间多蒸一些。
和好面之后,先发酵着。
夏瑜想要趁着天晴做一些咸菜,虽然她之前也买了咸菜,但那些大咸菜疙瘩实在是太齁得慌了。
现在她还有很多蔬菜,就打算把买的那些拉秧的黄瓜扭做成腌菜。
姜和大蒜都有,现在最缺的就是辣椒了。
夏瑜暗暗下决心,以后要是能有块地,她一定会种很多辣椒。
她给小武和百里凡派活儿,让他们剥蒜。
夏瑜把黄瓜和姜扭洗净,切成条,晾晒在大匾箩里。
洗黄瓜的水也不会浪费,放在一边沉淀,可以用来刷锅洗碗。
这时候蒜也剥好了,她把姜切成片,蒜也切成两半,一同晾在大匾箩里。
她烧熟了一锅酱油,盛出来放在一旁晾凉。
舍不得放辣椒,她就拿出一个干辣椒,把里面的籽留出来,再起锅烧油,放里面放了一点花椒和干辣椒皮,炒出一点香味儿后,放了半盆酱油,还有醋、糖。
一锅完美的料汁就做好了,盛出来放一边晾凉。
只要等着黄瓜、蒜、姜被晒干了表层的水分,倒在一起就齐活了。
这时候面已经发好了,夏瑜熟练地把发好的面揉好,切成方形一个个放进屉布上。
百里凡自告奋勇来烧火。
过了十来分钟,掀开锅盖的一瞬间,面香扑面而来。
百里凡不顾烫,立马就吃了一个:“你这个比外面卖的那种好吃。”
但是面香还是飘了出去,立刻就有人来敲门讨要吃的,都被百里凡吓走了。
百里凡回去收拾他那一堆药材,夏瑜就回到自己屋里,把馒头和以前买的包子、杂粮饼都拿出来晾凉。
毕竟在路上她总不能时时刻刻拿出来热乎乎的干粮,那样的bug就太明显了。
下午黄瓜扭已经晒干了,抽了一些水分,变得很有韧性,这样腌的咸菜才会清脆好吃。
夏瑜拿出个大坛子,把黄瓜扭和姜片蒜片一层层码进去,最后把料汁一倒,封口即可。
她先不放进空间呢,等在外面稍微发酵一下,腌入味儿了再放进空间。
晚饭她就简单做了个蔬菜疙瘩汤,用小菘菜炝了个锅,倒水进去烧开。
然后把面粉搅拌成小絮状颗粒搅拌进锅里,再打个鸡蛋,放几片腊肉,酱油、盐巴。
浓稠的一锅疙瘩汤就做得了。
主食就是馒头,她还给添了一碟老咸菜疙瘩、一碟老醋花生。
三个人呼噜呼噜吃饱喝足,百里凡和小武满足地捂着肚子,感叹疙瘩汤好吃。
外面的人在挨饿,他们能每天吃得这样好,真是太幸福了。
尤其是小武,自从流浪以来,总是饥一顿饱一顿的,这几天是他这几年里过得最安稳的几天了。
晚上,夏瑜进了自己的房间,把晾凉的一篓子馒头和包子都装进了空间。
今天的月亮终于恢复了平常的颜色,但气温还是很高。
夜很深了,四处都静悄悄的,忽然,有个人头从夏瑜家的墙头上冒出来。
他四下看了看,对下面的人小声喊:“再使点劲儿,往上点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