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章再遇
心情愉悦的夏瑜去了裁缝店,要想穿得合身舒服,还得量体裁衣。
可惜手工做衣服毕竟还是慢,一套衣服需要5天,她本来想定4套衣服,四季各一套,那就得等上20天。
她可不能肯定会等那么久。
这副身体其实才15岁,如果她保养得好一些,没准还会再长个儿。
想到这里,夏瑜最终还是去成衣店买了三身秋季的衣服,还有大一号的四季衣服各一套,还有四季鞋袜各两套。
想到接下来的冬天,夏瑜又多买了两套冬衣,一件棉披风,两双靴子。
所有这些,一共才花了4两,不算贵。
这些衣服样式非常普通,但她要的就是普通,这样才会不扎眼,比较安全。
衣服的料子虽然是棉的,但胜在织得密,料子很结实,尤其是冬天的那身,里面的棉絮非常厚实,而且店家还多缝了一层衬布,这样一来就更方便拆洗。
店家看夏瑜买得多,还赠送了一条围巾和一副棉手套。
夏瑜的篓子不小,把这些都装了进去,上面盖上布帘,谁也不知道她到底买了多少东西。
等她到没人的地方晃了一圈之后,东西收进空间,篓子又空了。
其实她大可以直接把篓子里的东西收进空间,反正也有布帘盖着,但是她发现这县城太小了,很容易在不同的地方遇到同一个买东西的人。
就算那人不认识她,但是她为了以防万一,还是要转一圈再出来,这样别人会以为她把东西放回家了再出来的。
夏瑜在原来的世界就是个严谨的人,因为她吃过太多的亏了,坚决不会干那种在阴沟里翻船的事。
不然她也不会在公司里干这么多年,都没有被人抓住过小辫子。
看了看时间,才十一点,她又去市场的干货一条街溜达,在原来世界囤货的时候她根本就没来得及囤干货,这回可不能错过。
秋季的干货都上新了,尤其是木耳啊、香菇、黄花菜之类的干货就很受欢迎。
这些东西不贵,一点儿就能做一大盘,若是家里如果有客了,也能算盘菜。所以干货市场十分繁荣,人来人往的,很是热闹。
夏瑜没多买,毕竟这些东西没有粮食重要。
她先买了五斤干木耳,五斤葡萄干,五斤核桃,五斤花生豆,五斤核桃,正要挑一些大枣的时候,前面一阵喧哗。
夏瑜远远看着,听到有人大喊“有个老太太吃枣核卡住了。”
不会吧?又得用一回海姆立克急救法吗?
夏瑜正在犹豫的时候,只觉得眼前一个青色的人影一闪进了人群。
然后没一会儿,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喝彩声。
夏瑜很好奇,也跑过去看,恰巧就碰到了一个老熟人:百里凡。
百里凡把老妇人扶起来,从人群中找到了自己的药箱背篓,抬脚就准备走。
老妇人忙拉住他,十分感激:“谢谢你啊小伙子,今天幸亏遇到了你啊,要不然我这条老命就交待到这里了。”
老妇人打扮地很贵气,浑身绫罗绸缎,头上戴的头饰也不菲,身边站着五六个佣人,那些佣人都一脸的汗,看起来倒像是吓的。
佣人们都过来向百里凡作揖跪拜道谢,百里凡笑眯眯的,很镇静,像是见惯了这种事似的。
旁边有个中年人过来也作了个揖:“小伙子,我家是开医馆的,敢问你刚才那手法叫什么?”
“我也是跟别人学的,不知道叫什么。”百里凡老老实实回答。
中年人以为百里凡故意搪塞,便说道:“如果你肯传授于我,我愿意出银子学。”
“不用不用,那倒不用。”百里凡很客气。
这百里凡倒是医者仁心,上次他也帮了夏瑜,夏瑜其实很想谢谢他,但是这时候她已经换了妆,不好暴露呀。
再说了,这种急救法如果能传播出去,也算是她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功德一件吧。
这时候,那个贵气的老太太过来热情邀请百里凡回家做客,夏瑜也不看热闹了,扭头走了。
百里凡疑惑地看了一眼夏瑜的背影,心里生出一种奇怪的感觉。
夏瑜回到之前的摊子,又买了五斤大枣,这样一来,篓子已经装满了。
看看时间,已经差不多十二点了,这么忙活了一上午,她早就饿了。
沿街找了一家人多的馆子,夏瑜抬脚就进。
听说话的声音,基本上都是本地人,只要是本地人多的馆子,那味道基本都差不了。
这家饭馆很老旧,桌子漆面都花了,但不影响食客的热情,她去的时候已经满员了,拼桌的可能都没有了。
“要不您买些县城的熟食,回去一热,和新做的一样,这些都是今天早上现做的。”小二笑眯眯地推荐。
夏瑜一看,有烤鸡,糟鱼,还有一些凉菜、咸菜,她尝了尝,味道真是不错,就各买了一些。
这时候她篓子里的干货都已经进了空间,刚买的这些熟食就小二用干荷叶包着放进了篓子。